-
贾延()
汉朝名人贾延——与丞相王嘉二人多次联名上奏董贤汉哀帝时大臣,担任御史大夫之职。他与丞相王嘉二人多次联名上奏董贤。元寿元年,哀帝宠幸董贤,董贤滥用国库资财,骄奢,但哀帝欲封董贤为侯。董贤即无功劳又不是皇亲国戚,王嘉和贾延极力反对,哀帝怒将王嘉下狱。王嘉在狱中遭受屈辱和鞭打,绝食二十余日,呕血而死。由于贾延被稍早免官,所以幸免于难...
2024-12-31 0次
阅读更多 -
贡禹(前127前44)
汉朝名人贡禹——以明经洁行著闻人物生平 西汉元帝即位后,深闻其贤,征为谏大夫,后迁光禄大夫、长信少府、御史大夫等。他多次上书,奏言治国安民之道,奏书中对人口问题也有许多重要建议。贡禹认为当时“内多怨女,外多旷夫”,人口出生率不高,主要是汉武帝以后“多取好女至数千人,以填后宫”和“诸侯妻妾或至数百人,豪富吏民畜歌者至数十人”造成的。要想改变这一状况,增加人口,就应把大量宫女奴婢,“免为庶人”...
2024-12-31 0次
阅读更多 -
许昌()
汉朝名人许昌——西汉丞相许昌,西汉丞相。原为太常柏至侯。许昌是汉高祖功臣柏至侯许温之孙,谥哀侯。前139年,窦婴之后为丞相,他支持太皇太后窦氏的黄老治国政策。前135年,许昌免官,田蚡为丞相。 柏至侯许昌是接任窦婴做了丞相的。建元二年,御史大夫赵绾请武帝不要把政事奏知窦太后,窦太后大怒,令罢逐赵绾、王臧等,免去丞相,太尉之职,用柏至侯许昌为丞相,武疆侯庄清濯为御史大夫。许昌因为是窦太后所任命的...
2024-12-31 0次
阅读更多 -
虞诩(137年)
汉朝名人虞诩——东汉时期名将虞诩(?—137年),字升卿,小字定安。陈国武平县(今鹿邑武平)人 。东汉时期名将。最初被太尉张禹召为郎中,历任朝歌县长、怀县令,平定朝歌叛乱。任武都太守,以增灶计大破羌军,安定一郡,治理武都政绩卓然,深受爱戴。后任司隶校尉、尚书仆射、尚书令等职,为官清正廉明,刚正不阿,多次得罪权贵。一生九次遭到斥责,三次被依法惩处,但他刚正的性格,一直到老都不改变。...
2024-12-31 0次
阅读更多 -
虞翊()
汉朝名人虞翊——后汉时代最杰出的人物之一虞翊,东汉名将,被邓太后认为有“将帅之略”,东汉欲放弃凉州,虞翊坚决反对,被任命为武都太守,领兵3000人前去羌人。增灶,弱弓诱敌,换装惑敌,埋伏兵……奇计迭出的虞翊用精彩的表演赢得了战斗的胜利,平定了羌人的叛乱。虞翊乃是后汉时代最杰出的人物之一,也是最富谋略的人物。 虞翊不仅是名将,而且富有治政才华。他在武都任太守的三年间,在军事、民生、经济诸多方贡献甚伟...
2024-12-31 0次
阅读更多 -
薛泽()
汉朝名人薛泽——广平侯薛欧的孙子薛泽是高祖功臣广平侯薛欧的孙子。 云彦曰:初,武帝以御史大夫安国行丞相事,亦有意使其为丞相,然安国堕车,蹇,故薛泽幸而为丞相。无所为,故无所恶,泽乃全性命,幸也。 司马迁说他与前任的柏至侯许昌以及后来的武强侯庄青翟、高陵侯赵周等一样,“皆以列侯继嗣,娖娖廉谨,为丞相备员而已,无所能发明功名有著於当世者”...
2024-12-31 0次
阅读更多 -
胡毋生()
汉朝名人胡毋生——受业于公羊高玄孙公羊寿人物生平 胡毋生, 是西汉著名儒家学者,经学家、《春秋》“公羊学”家。 他治《春秋公羊传》,汉景帝时被立为博士,与董仲舒同业。董仲舒著书称其德,曰:“胡毋子都贱为布衣,贫为匹夫,然而好乐义好礼,正行至死,故天下尊其身而俗慕其声。甚可荣也。”(见清儒教唐晏撰《两汉三国学案》卷八引东汉李固引董子语)胡毋生年老,归教于齐地,齐地言《春秋》者多从其学,公孙弘亦颇受焉...
2024-12-31 0次
阅读更多 -
耿秉(91年)
汉朝名人耿秉——建威大将军耿弇的侄子明帝亲宠 耿秉体魄魁梧,腰带八围。博通书籍,能够解说《司马兵法》,尤其喜好将帅用兵谋略。因为父亲耿国的功勋而被任用为郎官,屡次上书谈论军事。曾认为中原空虚消耗,边疆不安定,问题就出在匈奴。用战争消灭战争,是有盛德的君王的方法。汉明帝已经有心北伐,暗中很赞同他的意见。永平年间,汉明帝征召耿秉到宫中,询问他前后所奏的有利国家的谋略,拜任他为谒者仆射...
2024-12-31 0次
阅读更多 -
耿恭()
汉朝名人耿恭——东汉名将耿恭,字伯宗,扶风茂陵(今陕西兴平东北)人,东汉开国名将耿弇弟弟耿广之子 ,东汉官员、将领。 耿恭慷慨多谋略,有将帅才能。永平十七年(74年),担任司马,跟随骑都尉刘张、奉车都尉窦固、驸马都尉耿秉等打败车师,并将车师纳入东汉版图,于是朝廷任命耿恭为戊己校尉,屯兵金蒲城。 永平十八年(75年),耿恭两次迫使北匈奴领兵撤退。同年,遭车师和北匈奴的攻打。建初元年(76年)...
2024-12-31 0次
阅读更多 -
翟方进(公元前53年公元前7年)
汉朝名人翟方进——汉成帝丞相翟方进(公元前53年~公元前7年),字子威,汝南郡上蔡(今河南上蔡县)人,中国西汉后期的人物。 出身寒门,家贫好学,早年丧父,在太守府中任小吏,因办事不机敏,多次被府掾侮辱,愤而辞职。后游历长安,勤学《春秋》。后母怜其年幼,与他一同到长安,以织履供其读书。历经十多年,学问大进,射策甲科,被任为郎。汉成帝河平二年(前27年)迁博士,数年后出为朔方刺史,谨于职守,一方称颂...
2024-12-31 0次
阅读更多 -
窦婴(公元前131年)
汉朝名人窦婴——西汉大臣窦婴(?—公元前131年),西汉大臣,字王孙,清河观津(今河北衡水东)人,是汉文帝皇后窦氏侄,吴、楚七国之乱时,被景帝任为大将军,守荥阳,监齐、赵兵。 七国破,封魏其侯【wèi jī hóu】。武帝初,任丞相。元光三年,窦婴至交灌夫因在酒席中对田蚡出言不逊,被田蚡以罪逮捕下狱,并被判处死刑。窦婴倾全力搭救灌夫,并在朝会上就此事与田蚡辩论。但由于王太后的压力,灌夫仍被判为族诛...
2024-12-31 0次
阅读更多 -
稽粥(公元前160年)
汉朝名人稽粥——冒顿单于之子军事 在军事上,首先彻底击败夙敌月氏,斩杀月氏王,并且将月氏王的颅骨作为酒杯,威震西域。而后,老上单于稽粥凭借塞外的地理优势,看准了汉军无法远追匈奴,故而对汉朝采取“敌休我袭,敌进我遁”的游击政策,发起一些十分突然性的骚扰、入侵、掠夺,使汉朝防守上疲于奔命,每次整顿好兵力求战匈奴,匈奴就带着既得的掠夺品逃回塞外,使汉军求战不得。最大规模的一次是汉文帝十四年(公元前166年)冬...
2024-12-31 0次
阅读更多 -
盖公()
汉朝名人盖公——善治黄老之学人物简介 善治黄老之学,《汉书。曹参传》云:孝惠之年(公元前194年)丞相曹参,求为治之道,盖言治道贵清静而为民自定,曹参参用其术,使国安定,一时从学者甚众。其墓在今潍坊峡山水库西岸中段盖公山上,后人在墓旁立祠纪念,苏东坡任密州太守时曾专门到此凭吊,盖公祠在建国前已毁,现已成为农田,盖公墓数年前毁于盗墓贼之手。 史籍记载 《汉书。曹参传》 孝惠元年,除诸侯相国法...
2024-12-31 0次
阅读更多 -
申屠嘉(前155年)
汉朝名人申屠嘉——汉朝开国功臣申屠嘉(?—前155年),西汉时梁郡(今河南省商丘市)人。他以一个能拉强弓硬弩的武士的身份,跟随刘邦攻打项羽,因军功升任一个叫做队率的小官。跟随刘邦攻打黥布叛军时,升任都尉。在汉惠帝时,升任淮阳郡守。汉文帝元年(前179),选拔那些曾经跟随刘邦南征北战,现年俸在二千石的官员,一律封为关内侯的爵位,得封此爵的共二十四人,而申屠嘉得到五百户的食邑。张苍任丞相之后...
2024-12-31 0次
阅读更多 -
田蚡(公元前130年)
汉朝名人田蚡——西汉外戚大臣田蚡(?—公元前130年5月7日),西汉时期长陵(今陕西省咸阳市)人,西汉外戚大臣,武帝时期的太尉和丞相。孝景王皇后的胞弟。 田蚡相貌丑陋,巧于文辞。魏其侯窦婴掌权时,田蚡还是个郎官,往来于窦婴家,陪窦婴饮酒,时跪时起,对窦婴的恭敬就好像是窦婴家的晚辈一样。建元元年(前140年),刘彻登基,为汉武帝。同年田蚡被封为武安侯,拜太尉,后迁丞相,受到赵绾、王臧的牵连被免职...
2024-12-31 0次
阅读更多